“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的重要起步阶段,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重要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六个强省”战略宏伟目标,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时期,更是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实现转型发展,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和实施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全面提升自主办学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黑龙江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神,在深入总结学校“十三五”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成功转设为契机,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秉承“求知原本崇德尚用”校训,发扬“问学正知探究正理践行正道习练正用”校风,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校企深度融合、专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社会普遍认可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学院”的奋斗目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大力充实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办学目标更加明确
2015年12月学校召开了成功转设后的第一届党代会和教代会,经过深入讨论、研究、总结和提炼,确立了“到‘十三五’末使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领导体制健全,初步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转型发展进入健康轨道,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学院架构基本建成”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总体发展战略方针、重点和举措,为学校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专业建设扎实推进。专业结构特征体现行业特色的思路得到落实,将专业或专业集群向“工科”、“商科”两个方向集中初见成效。五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和优先发展,将成栋学院时期开设的31个专业经过增设新专业、调减老专业,陆续调整到24个专业。学校重视行业特色的培育和打造,2019年3月成立铁道学院,2019年7月成功获批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两个新专业,2020年9月开始招生,填补了我省铁路交通领域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空白。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在认真梳理学校近年来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专业对接行业、产业,课程对接需求;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素质拓展平台三足支撑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识与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合育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线上线下泛在学习环境营造机制、教师发展与培养培训机制、学风建设与教育引导机制、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协同育人”的“1234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成果导向人才培养理念,注重把课程思政、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课程建设收效明显。根据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于2017年和2020年两次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衔接关系,推动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不断强化课程质量建设,形成了“合格课程→优质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建设层次目标体系,省级精品课建设取得新突破,“我赢职场”和“沟通心理学”两门课程获评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被授予“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称号。“十三五”期间,学校共评出校级优质课程20门,校级精品课6门,校级课程教学团队6个。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交互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授课的比例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共评出校级教学成果54项,获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立项32项。“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果丰硕,共有45名教师、158名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专业或职业技能竞赛23项,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8人次,特别是工商管理系“香饽饽”代表队参加“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获得2017年总决赛特等奖,2018年、2019年连续获得总决赛一等奖,2020年再次获得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自2017年学校陆续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在构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架构的同时,建立起组织保障系统,标准保障系统、资源保障系统、运行保障系统、监控保障系统等5个子系统,实现了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全覆盖,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开始进入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轨道。
——实践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不断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成立了经管综合实践中心和工科实践中心,合理规划校内实习实训区,对松北校区实习实训区进行了升级和改造,建设了哈南校区综合实训区,铁道类实验实训室建设初具规模。与69家校外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五年累计输送3334名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锻炼。以产业学院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结合,2020年与凤凰数媒教育集团合作举办“凤凰数媒创意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和视觉传达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纳入该学院,与学校合作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依托与凤凰数媒教育集团合作优势,成功获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并将于2021年秋季开始招生。
(三)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扩大招聘高学历青年教师数量,扩展横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渠道,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在职提高,大幅度提高教师系列岗位工资和专项津贴标准,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实施建立在绩效考核基础上的岗位聘任制度,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得到快速改善。到“十三五”末,学校专兼职教师达到539人,自有专任教师达到294人。学校积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在职研修、学历提高、专项培训和出国学习交流,截止2020年6月,共选送34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其中在职研修17人,学历提高15人,专项培训239人次,国外学习交流81人次,占教师总数30.77%。学校引进了14位有一定学术影响和科研成果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充实教师队伍。新聘教师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来自行业、企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人才。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学校自有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50%以上,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184人,副高职以上占教师总数40%以上。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39人,硕士学位的316人,硕士以上学位占教师总数60%以上;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比例达到90%以上。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在评奖、评优、岗位晋级、职称评聘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成果较为丰硕,2020年1月,学校在全省高校师德师风现场会上做经验交流。2019年一名教师荣获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一个教学单位荣获省师德师风先进集体称号。五年来共有31名教师获得校级师德先进个人。
(四)科学研究成果颇丰
“十三五”期间,学校引进了一批具有较高学科专业造诣的专业带头人,同时在自有教师中选拔了一批教授、副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带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面向教育教学需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的局面,科研成果的层次和学术水平逐步提升。学校申报并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6项,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改革项目23项(其中重点委托项目3项),省教育规划办规划项目38项(其中重点课题11项,专项课题2项),省文化厅艺术规划项目1项,省社科联重点项目外语专项3项,省高教学会规划项目8项,哈尔滨市社科联规划项目8项,受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170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547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EI、SCI收录9篇,获得专利18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87部,软件著作权11项。学校在2016年6月筹办《教学通讯》,充分发挥其在科研工作中的指导与服务作用,并为广大教师提供科研和教研平台。
(五)招生就业工作成绩斐然
学校招生计划逐年增长,生源充足,生源质量稳步提高。2016年招生计划2219人,报到率93.4%;2017年招生计划2290人,报到率91.1%;2018年招生计划2390人,报到率91%;2019年招生计划2800人,报到率91.9%,2020年招生计划3122人,报到率91.3%。使在校生规模从2016年的7550人,发展到2020年的9601人,初步形成了“万人”大学。“十三五”期间,学校实施“就业工作‘111’工程”,不断加强就业工作软硬件建设,逐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牢固树立就业工作“三全”理念,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年均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到96%。
(六)不断增加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到2020年底,校园占地总面积达到54.20万平方米,生均56.45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1.3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5.69万平方米,生均16.2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19.38万元,生均7870元。学校图书资料中纸质图书总数约为96.75万册,生均100.15册,电子文献161.35万册。初步建成了校园网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十万兆双核心、万兆主干、千兆用户桌面的IPv4,IPv6双网络。建成校园网信息点6000余个,铺设主干光缆超过20km,WiFi覆盖率超过70%,完成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图书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独立信息系统的建设,初步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管理。
学校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得以扩展,资金筹集能力和使用效率逐渐提高,财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土地、房屋、设备、图书等资源保障能力和仪器设备总值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推进,后勤改革、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开展。完成了哈南新校区一期、二期建设任务,新建了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游泳馆等设施,学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七)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章程》于2015年5月经教育部核准生效并发布,2019年进行了修订,是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依据。《章程》载明了学校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等重要内容,明确了学校、学生和教职工的权利与义务,阐明了学校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内部机构管理机制,表明了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国内外合作的态度,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章程》,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明确了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在教学质量、学科发展、学术评价、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及时公开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招生就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基建资产、财务收支等情况,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八)校园民生工作凝聚人心
学校始终坚持把校园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维修改造地下管网、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等设施。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速校园宽带网络,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实施校园一卡通。设立教工专用食堂窗口,开展教工年度体检,实行教工慰问制度。保障职工福利,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增加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九)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十三五”期间,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15年学校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被推选为黑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2017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称号;2019年5月被授予黑龙江省师德先进集体;2019年8月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020年被推选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理事单位。
(十)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育引导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先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的“党员之家”,实现了“党员之家”全覆盖。实施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津贴制度。1个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全省高校“百优”党支部,1个教师党支部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积极开展全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创建”,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开展党建结对共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全校党员师生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总额位列全省民办高校首位。1名党员荣获“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1名党员获得“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60名党员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落实校院(系)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构建“三级联动”理论学习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读、写、讲、用”四维一体的理论学习模式。2019年6月,学校“‘读、写、讲、用’四维一体理论武装”项目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首批党建特色建设项目,学校同时获评全国民办高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思政课教学建设成绩显著,5名思政课教师荣获2018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奖3项、2019年全省高校思政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奖4项,是获奖数量最多的民办本科高校。按要求配齐专职辅导员,出台专职辅导员职级晋升实施办法,加强辅导员素质能力培训,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文明校园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荣膺“全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称号。《狠抓“读、写、讲、用”环节,打造“四维一体”文化育人格局》项目入选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0年学校党委入选全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机关党总支第二党支部入选“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二、学校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多项教育改革文件,如《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纲领性文件。我省也出台了《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5年‘四个回归’全面落实,有特色的龙江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形成具有鲜明龙江特色、综合实力国内领先、若干领域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
进入“十四五”,我国高等教育已发展到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将面临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优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成为当前中国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国际大环境。在这个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我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应密切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重点关注新兴技术领域及市场需求大的其它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业、现代物流、大健康(养老护理)、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建筑、旅游等产业方面将会有更新、更快的发展。也将会出现许多紧缺岗位,对应用型人才将出现更大需求,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民办教育修法历经了十多年探索,民办高校正面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重大选择。随着国家先后发布六份重大(要)文件及配套细则,各省相继出台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分类管理即将正式实施,鼓励之中强调规范。“职教二十条”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预期会带来生源、收入多元化等积极影响,也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破解产教融合、教师引进和用人评价等难题。国家试点职业学院升格为职业大学,同时也鼓励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应用型高校竞争逐渐增大。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二三本合并招生使公办二本院校和民办三本院校有了公平竞争的机遇,品牌和特色将是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博硕学位授予权申报审核机制要求有意向申硕的民办本科高校增强自身科研和教学实力,建立“质量为首”的招生标准,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供应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十四五”时期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纵观国内、省内形势,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学校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就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将学校建设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二)面临的问题
在认真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认识到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师资队伍建设尚需加强。数量尚需补充,结构有待优化,素质需要提升,学科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数量欠缺,需要补足。
——实验室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开放利用不够;实验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也有待提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及稳定性有待加强。
——教学质量管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课程考核方式尚需改革,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尚需完善和执行到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全面落地。
——校园文化建设亟待加强。校、院文化建设意识有待加强,尚缺乏总体规划设计;需加大对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其相应的软件和硬件建设的组织与投入。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深化综合改革,培育办学特色,坚持人才强校,落实依法治校,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办学定位
办学宗旨: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办学理念: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企融合,创新发展。
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科为主,商科为特色,工商交融,艺、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奉献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龙江,依托长三角,面向全国,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发展目标定位:建设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开放式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同步提升;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办学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大学文化建设达到新水平;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实现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以工科为主,商科为特色,工商交融,艺、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学校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社会声誉明显提升。
2.远景目标
到2035年,建成名师汇聚、创新人才涌现、办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社会贡献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
3.主要发展指标
办学规模:以发展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逐步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适度发展成人学历教育,积极开展包括境外合作办学在内的多种类型的联合办学,为适时举办专业硕士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到2025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稳定在11000人以上。
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及教研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奉献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到“十四五”末,教师总数达到670人以上,其中自有专任教师人数达到教师总数60%以上。进一步优化生师比,较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教授、副教授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其中,教授达到教师总数的8%左右,副教授达到教师总数32%左右。教授、副教授数分别达到50人、200人左右。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其中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力争达到3%左右。教师每年参加国内外访学、进修、培训的比例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0%。全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产学研相结合能力能够满足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需要。
专业建设:争创省级一流专业点1个,打造省级特色学科专业1个;建设2个校级一流专业、2个特色专业、6个重点专业;建设4—5个专业群。到2025年,拟增设俄语、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健康服务管理、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4—6个新专业。同时,发挥多学科优势,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拟建设4—5个专业群,主要包括:现代服务专业群、跨境电商专业群、大数据与智能制造专业群、数字文化创意专业群、轨道交通专业群。专业数量保持基本稳定,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适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总数控制在30个以内。
科学研究:“十四五”期间,争取在国家级社会科学项目和省部级自然科学项目上有所突破,其中国家级社会科学项目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项以上,省级教学研究项目40项以上,省教育规划项目30项以上,厅局级项目50项以上,横向项目200项以上。确保每年有100篇以上论文公开发表,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年均10篇左右,每年出版著作(包括专著、编著、译著等)10部以上,各类授权专利争取达到100件。科研经费投入达到50万元。全校教师科研能力明显增强,力争组建科研团队5—8个。各学科专业科研团队基本形成,学术交流活跃,科研条件明显改善,科研管理规范,激励机制全面有效,逐步提升科研成果层次。
服务社会:“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完善大学基本职能,加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建设,强化服务社会职能。积极响应国家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号召,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制定和实施“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服务社会行动计划”。科学编制“服务社会行动计划方案”,组建服务社会专业团队,通过“政校企”合作,不断完善服务社会工作条件建设,建立务实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瞄准“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主要任务,集中优势力量,施行“试点攻关,以点带面,辐射推广”的工作模式。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民办高校服务社会黑工商模式”,为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贡献。
信息化建设:实现有线网络覆盖校园全部建筑,主干带宽提高到10G以上,逐步实现无线网覆盖全校所有建筑以及校园主要室外空间。建成功能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统一数据平台和统一技术服务的基础应用支撑服务体系。加强优质数据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使优质资源的比例达到 50%以上。完善资源库建设,使资源库覆盖全校所有学科,教学和科研方面对资源库的使用率达到 90%以上。完成信息安全登记保护2.0评测,确保学校重要数据和应用系统具有抵抗灾难的能力,建立24小时网络和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全校师生提供有效安全保障服务。到2025年,形成全校人人可享有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智慧校园建设的支撑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办学条件:到“十四五”末,办学年收入达到3.8亿元左右。“十四五”期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之前,实现哈南校区三期工程项目竣工,完成“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项目建设。学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学校“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占地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增至9000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总量达120万册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育“三全育人”标杆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辅导员骨干作用,管理服务人员保障作用以及社会实践、家庭教育重要作用,汇聚同频共振“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打通入学教育、日常教育、毕业教育各个环节,把学生教育、管理、学习、生活纳入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构建“全过程育人”完整链条。坚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新媒体等育人平台同向发力,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切实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和其它公共基础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加强“双团队”建设,以教师党支部“先锋团队”引领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形成我校课程思政工作特色。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个人小目标与国家大情怀相结合,引导师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省情,在实践中增长学识、锻炼才干、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广大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加强课程建设,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课程评估为抓手,推动各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按照“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逐步减少、剔除“水课”,打造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金课”(一流课程)体系。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高课程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匹配度。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观念更新,加速推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网真”课堂,探索新教学方式的质量评价。配套调整修订考试管理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强化形成性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推进和鼓励体现能力导向的评价方式改革。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确立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构建多样化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评估等重要任务为抓手,建立起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提高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践行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将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评价作为质量评价的重点,全面客观地呈现人才培养的效果。完善包括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面向产出的内部质量评价机制。
——推进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共同设立4—5个“产业学院”,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实习实训、教材开发,构建岗位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协同递进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与企业合作建立“一体化模块式培养”方式的“公司课堂”“企业夜校”“短训班”“强化班”等学生、教师与企业生产、经营、研发零距离对接的培养机制,以真实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职业规范训练,延伸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功能,为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提供真实实践场所,构建“企中校”实践育人平台。完成学校位于江苏南通的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项目建设,深入对接长三角区域产业和教育资源,重点打造“一平台、两中心、三基地、四产业”四个功能模块[1],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升级,助力应用型人才规模化、高质量培养,带动区域就业创业,树立长三角地区产教融合典范。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由通识+专业+模块、选修+必修+专题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实施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创新创业实践“百千万行动”,实现创新创业实践全覆盖,提升师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聘请校内教职工,校外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学生训练项目、竞赛项目和基地实践的创新创业导师。探索“融合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深化专创融合、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下新工科和数字经济、智慧经济背景下新文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助力学校发展和社会服务。在精细做好社会需求调研基础上,积极拓展继续教育领域,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均衡发展,着力为区域,尤其是学校周边地区市民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赋能区域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深入整合共享学校硬件资源和课程资源,切实做好远程在线继续教育开发与建设。
(三)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和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科研重点。以校院科研团队为主力,有计划、有组织地申报国家、省(部)、厅、学会各类纵向规划项目,加强课题申报前期指导,提高申报成功率。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特别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积极支持教师走出校门,与相关部门、企业合作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鼓励以项目研究,尤其是重大项目研究为平台,在实践中提升学术骨干和学术团队的科研攻关能力,提高教学单位整体学术水平。通过校级项目的申报和组织,积极培养教师独立科研的能力,树立科研信心和学术责任心。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从学校事业发展大局出发,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立校院两级人才工作小组,统一规划和落实人才建设工作。明确校、院(部)两级领导在人才建设中任务,责任到人,真正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用人环境。
——切实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确保全校生师比达到18 : 1,各专业的生师比也要符合上级规定和专业教学的需求。新引进教师中,除继续招聘应届硕士以上毕业生外,每个专业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聘请的专、兼职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25%以上,自有专任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6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80%以上。
——健全校本师资培育体系。通过开展“成长、成才、卓越”培训计划[2],助力教师队伍整体优化。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教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力度,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校内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大新入职教师的跟踪培养力度,建立新教师培养与考核档案,实施导师评分制度,促进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进一步完善在职培养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完善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和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办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满足应用性大学建设需要。
——稳定和激励现有人才。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和校内绩效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以业绩贡献为核心、以工作质量为标准的多元化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各类人员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不断改革薪酬制度,建立普惠提升与绩效激励相结合、持续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绩效分配体系,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提高各类人才收入水平,向重点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业绩的人员倾斜,有效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落到实处。
——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逐步去除“唯论文、唯文凭、唯学历、唯帽子、唯奖项”的人才评价痼疾,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鼓励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潜心教书育人的评价机制。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探索分类评审及聘任的有效办法,为不同类别的教职工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促进职称评审和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切实提高职称评聘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立德树人、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不断强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的观念,积极挖掘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探索加强教师师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定期表彰奖励优秀教师,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教书育人的先进集体和师德模范,大力宣传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在教师队伍中逐步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尚;注重师德师风的评价考核,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派出进修、评优奖励、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
(五)以评促建,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依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工作逐项跟踪、逐项解剖、逐项检测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促进学校有针对性地补齐项目短板、补强工作弱项,使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师队伍更加优化、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办学能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大幅提升、办学声誉持续向好,全面跨入省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
(六)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国内外教育交流
积极完善和继续推进与国内外大学的联合办学和教学、学术交流,学习办学经验,开阔办学视野。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建立境外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尤其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继续开展教师海外培训研修工作,拓展教师学术视野。
(七)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
——大力建设优良学风,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主题思想教育育人作用,抓好新生入学“十个用心”、毕业生离校“七个用心”专题教育,开展好贯穿全学年的各类专项教育。构建三全育人学风建设体系,持续开展“优良学风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创建活动,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加强诚信建设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好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创建“一院一品”品牌活动,努力探索培育有学科专业特点的特色文化,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通过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评考管理相结合,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专业志向教育为基础,以加强日常管理为手段,以第二课堂为推动载体,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继续深化制度建设。坚持底线思维,严管监督并举,进一步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学籍管理、公寓管理等管理事务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力争全面实现大数据管理。结合依法治校,落实依法管理,深化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建设,保障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违纪行为处理、安全信息上报闭环管理的规范性和时效性,确保工作成效。
——整合现有资源,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资助、公寓等服务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成立校、院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活动宣传与心理知识普及力度。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畅通学生就医绿色通道,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提高资助信息化水平,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及机构建设,丰富学生资助内涵,深化资助育人成效。严格资助资金监管,加强资助资金支付和使用的动态监控,建立健全学生资助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巩固学生公寓管理成果,推进公寓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提升公寓文化育人功能;丰富优化学生公寓服务功能,开发暖心服务项目,满足学生安全便捷的多元化生活需求。
——完善招生和就业工作体系,提高生源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完善和丰富招生宣传模式和载体,扩大招生宣传力度。严格实施招生工作“阳光工程”和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合理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充分发挥全省大学生就业示范性高校的榜样作用,继续扎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继续实施“就业工作‘111’工程”[3],将“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理念融入就业工作。推进就业指导类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践活动为辅的就业指导课程服务体系。
——强化共青团的引领示范功能,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树立和宣传青春榜样,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培养和提升青年骨干的“信念、品格、视野、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创新“青马工程”培养模式,拓展培养资源和载体。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育人目标,完善社会实践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加大公益实践项目开发,打造一批品牌项目,扩大师生参与规模,推动志愿服务参与率稳步提高。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办好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严格落实教育部有关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和队伍建设规定,不断完善修订学校相关制度,配齐建强学工队伍,推动队伍职业化、专职化建设,优化职级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发挥教师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定期开展日常与专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培训。办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开展优秀辅导员等评选表彰,打造辅导员精品项目,推动学生工作队伍科研立项。
五、着力实施“五项计划”和“五大工程”
为了更好的落实完成学校“十四五”规划设定的七项主要任务,确保如期实现2025年的既定目标,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增强工作任务的计划性、实效性,将着力实施“五项计划”和“五大工程”。
(一)实施“五项计划”
1.实施专业群建设计划
(1)目的和要求
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紧紧围绕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对应产业链岗位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组建专业群。遵循“基础通用、方向分立、专业互选”的原则,实现专业互通,资源共享,个性化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满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人才需求,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根据学校现有专业建设实际,构建3—5个特色专业群,大力建设一流专业。专业集群建设要注重对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专业的特色化培育,带动专业群内其他专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特色专业集群。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专业群基础条件建设。统筹规划群内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优势特色,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多元、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群实验室。同步推进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内外联动,建设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突出“全生产过程”的特征,打造稳定的企业级实训基地,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保障。
②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专业群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引培结合、专兼并用”方式,打造一支理论扎实、实践研究经验丰富、熟悉企业生产过程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充分满足专业群创新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③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按照“基础通用、方向分立、专业互选”的原则,设置课程类别模块,注重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课程体系。其中“基础通用”课程群主要设置群内各专业通用的通识类和基础类课程;“方向分立”课程主要是针对专业领域设置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互选”课程主要是精选支撑专业的核心课程,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强教科研力度,开发跨专业的综合项目课程2-3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训练及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
④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OBE)”、“质量持续改进”三大理念,紧密结合新时代龙江经济特点及行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需求,探索创新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施行完全学分制,推行“1+X”证书制度,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专业品牌。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科学规划构建专业群。组建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顾问组,充分调研分析国家和地方新时代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学校现有专业建设发展与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的适应度,厘清专业群建设的架构,提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及专业群建设意见,确定重点建设的一流专业和优先发展的特色专业群,明确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②制定专业群建设方案。从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际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专业群管理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系统的指导专业群建设,确保专业群建设的有序、高效、稳定、可持续,并带动和促进学校整体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③建立专业群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建立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估标准及有效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全校专业群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完善专业群负责人(带头人)制度,注重运行管理制度的评估,重点加强对专业群建设过程的考核与评价,突出专业群特色,增强专业群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发挥专业群在人才培养及学校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实施应用型特色教材建设计划
(1)目的和要求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及保证,是学校基本教育质量的“依靠”和“凭借”,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具,更是教师执教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应用型特色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建设,是为了满足学校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依据课程标准,集中众多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打造一批具有我校办学特色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特色教材,并建立完善的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材”的编写,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锁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注重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强化教材规划和确立课程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理实一体化”和“1+X”证书制;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调“双师型”的编写队伍;注重加强教材创新研究,强化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明确“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依据学科专业及课程类别,以专业特色较强、课程思政明显、符合急需和紧缺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及应用型特色素质教育(包括劳动教育课教材)各级各类“教材”建设,力争到2025年编写出版15-20部应用型特色教材,夯实人才培养质量基础。
②组建“教材”编审团队。依托学校现有专业教研室,根据教材建设方向,组建以自有专家教师为主体,校内外、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编审团队。加强对教材编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广泛开展调研、学习和研讨。建立并逐步完善应用型特色教材的编写、审查专家库,及时发现和储备优秀编审专家,注重吸纳优秀的一线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加入编审团队,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
③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选聘校内外专家,围绕优势特色专业的核心课程,首先制定修订3—5门有关课程标准,作为样板指导规范特色教材编写。而后全面铺开,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制定出不同专业门类、不同专业课程的相应课程标准,全面规范教材的建设与选用。
④设立应用型教材研究机构。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应用型特色教材研究。强化教材研究,结合学校教研教改课题立项和上级相关教改课题立项,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型特色教材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增强教材对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撑作用。
⑤加强“教材”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开展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多媒体电子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纸质教材与电子及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虚拟实验与现场真实实验有机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电子图书文献等教学资源,逐步实现特色教材建设的网络化、差异化、实用化,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成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创新“教材”建设的管理体制,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教材”立项、制定课程标准、教材质量评估及出版审批。严把“教材”质量关,确保教材建设的可持续性。
②建立特色教材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教材与课程设置、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匹配程度。广泛听取学生、授课教师对教材使用后的反馈意见,跟踪调研“教材”使用效果,并对“教材”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教材质量,并实现教材建设的可持续性。
③募集“教材”建设基金。通过申请有关教材出版基金项目、校友企业赞助、品牌冠名等多种渠道,募集“教材”出版资金,保障“教材”的高质量编写、出版发行及扩大推广范围。同时,建立“教材”奖励制度。设置校级精品优秀教材奖,推荐申报省和国家“教材奖”,扩大“教材”知名度。
3.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1)目的和要求
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充分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力争到2025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到达50%。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确立分类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根据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不同课程类别的“双师素质”教师岗位要求,确立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研究制定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
②建设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和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并将其转换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现校企共建共育。
③建设“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组建有企业家和青年教师参与的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项目式”“竞赛制”实践锻炼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教学能力。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制定规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或担任专兼职教师。积极推进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的实施。
②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培训学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积极为教学、科研、科技服务创造条件,有计划地轮流安排专业课教师参与实验室和实践中心建设,并承担实验、实习教学任务。
③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在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以及调薪调整、奖金发放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和参加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报销相关费用。
4.实施服务社会行动计划
(1)目的和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要求,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围绕黑龙江省“五大安全”、“六个强省”目标及全省教育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紧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实施“515”服务社会行动计划,以服务机制创新为抓手,推进“政校企”深度融合,打造“民办院校服务社会黑工商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明确服务方向,落实服务基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兴边富民行动、跨境电商、现代服务业及县域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选择“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的典型区县,作为服务社会的基点区县(乡村)。首批试点基地以双城区为核心,四个边境县(漠河、黑河、抚远、东宁)作为试点基地,开展计划落实实施工作。
②组建优势专业团队,制定服务计划方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实际需求为引导,根据基地区县实际,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组建若干服务社会专业团队,对接地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技术等需求,开展“政校企”协同、“一乡一策”的研究制定服务计划方案,确立“服务计划”的具体服务项目内容,并组织落实实施,赋能区县乡现代产业体系及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③成立专家智库,提供咨询决策服务。为有效推进服务社会行动计划,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性及战略需要,聘请校内外专家组建专家智库,指导开展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推出有价值的智库成果,为地方政府及校领导提供决策咨询、方案评估、政策解读等服务;参与服务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方案的审定,并适时对各项计划的运行提出咨询调整意见,提升服务项目的前瞻性和实践性,促进项目高水平运行。
④搭建服务社会人才技术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推进“政校企”合作,围绕“乡村振兴”“兴边富民”及县域经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与技术需求,建设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多元服务社会人才技术平台,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培训急需技能人才,提供数字信息服务,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全方位服务。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由学校科研处、产教融合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学院教师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掌握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乡村振兴”政策及当地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学校服务计划实施基点区县乡镇。
②制定政策鼓励教师下乡。结合学校选派教师到基层企业挂职锻炼政策,根据服务社会行动计划工作特性和需要,研究制定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积极性的激励政策,保证项目实施所需人员选派到位,并积极投入工作。
③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由学校科研处、产教融合工作办公室牵头,与项目实施地政府和相关企业沟通,建立“乡村振兴”的“政校企”共建共通共享协调机制,保障项目实施过程的“政令”畅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④招商引资助力计划实施。充分发挥学校江苏海安产教融合园区的“长三角”企业资源优势,积极向海安产教融合园区的“长三角”地区企业推荐“乡村振兴”服务基点项目,助力当地招商引资,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5.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1)目的和要求
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引导教师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的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管理与服务方式转变。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更好的适应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及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要求教师通过深入系统培训学习,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智慧教学平台,综合开发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延伸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拓展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时空,充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加强校本教师培训。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况,构建基于教学教改需求导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利用校园网开辟信息技术学习专题资源库,制定教师自主选学培训大纲。对新教师岗前培训,要重点增加信息技术内容。注重加强对教师在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多媒体融合课件制作及“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利用等方面知识和技术培训。
②搭建教学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线辅助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等,提供课程网站、课件等教学资源模板和网络技术支持。加快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全校师生提供线上线下教学活动需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应用工具。深化网络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建设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③搭建课堂教学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及多媒体智慧教室条件,合理整合相应教学软件,搭建起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课堂问答、合作学习探究、考核与反馈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开发利用网上随堂考试(测试)系统,促进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维护增强校园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数字多媒体教室,制定规范健全校园数字信息标准,推动数字资源集成化,提升教学、管理、服务的数字信息质量和水平。
②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学术交流,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开放培训模式,聘请名校名师,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观摩教学讲座。
③设立校级专项教改课题,鼓励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开发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促进数字资源的共享共用及信息技术在学生素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④建立师生信息素养评价机制。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总体将师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等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过程。
(二)实施“五大工程”
1.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1)目的和要求
面向社会需求,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强化“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为抓手,强化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思想品德高尚,有服务奉献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专业理论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强,胜任素质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战略定位开展社会需求调研,进一步落实“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按照“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的专业调整思路,全面修订学校专业设置标准和各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将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要按照OBE(成果导向)的理念,围绕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开展系统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资源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③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推进实施“理实一体化”、“课证一体化”,以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建立“通识基础+专业提高+素质养成+创新创业”四位一体及四年不断线的实践课程体系,注重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及就业指导,以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举办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合作开发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放大“凤凰数媒产业学院”合作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和市场人才需求,积极探索“赛教融合”、“企业导师制”、“名师工作室”、“校内职场”等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合作教育模式。构建“专业学习-毕业实习-对口就业-学生创业”一条链,实现专业培养与企业就业无缝对接。
⑤启动按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据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建设要求,在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交通机械类、工商管理类、艺术传媒类进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试点。逐步拓宽专业培养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模块化的选择,拓宽就业渠道,扩展学生发展事业空间。
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针对人才培养新方案、新模式要求,全面、系统的修改完善相应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日常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严格教学检查,严格考核纪律,规范执行学业警示制度、毕业论文管理与专业实习,严肃教师教学工作纪律,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改进质量评价。拓展学生学习评价领域,增加学业评价主体类型,探索试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改革,鼓励学生参加行业资格认证和学科竞赛。针对“学生对学习效果满意”和“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满意”两个满意度,积极探索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应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将质量评价由内部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向结果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转变。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广泛开展行业企业人才市场调研。深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广泛开展行业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掌握需求动向,了解企事业单位用人岗位要求。为学校总体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开设新专业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依据。
②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开放办学。扎实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开发利用海安园区企业资源优势,开放办学。与企业开展更深入地实质性合作,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与省内相关企业合作,积极开展合作教育、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③开展校内综合改革,持续提高培养质量。遵照国家和省关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稳步开展校内职称评聘、教师教学科研评价、学生评价、教职工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等综合改革,在体制机制方面,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保障。
2.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1)目的和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优化”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通过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健全创新人才管理、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与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工作治理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坚持以德为先、高标准、高质量原则,持续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加强学校重点建设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和新建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坚持“五不唯”,依据学校专业建设实际需求,注重以业绩贡献和标志性成果为评价依据,重点引进专业带头人、团队领军人才和行业企业高级“双师型”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师资队伍中高级人才的占比,从而有效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提升。
②开展各类团队建设。注重做好专业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服务社会团队的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团队建设体制机制,着力形成各团队间协同配合、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健全激励政策、规范评价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发挥各类团队优势特点,深化政校企互通、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高质量的团队建设,促进学校整体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③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锻炼。重点围绕思想政治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按照学校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系统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及个人成长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执行班主任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加强校外培训和学术交流。支持鼓励青年教师承担各级各类教改和科研项目,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引导青年教师将自身优势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确立发展方向、融入教学科研团队,健康快速成长。
④大力加强保障队伍建设。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需要,统筹兼顾,优化岗位设置,精算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不断健全辅导员队伍、实验员队伍、教辅队伍和管理队伍人员的聘用、考核、激励制度,完善人员流动和队伍优化机制,加强职业培训和岗位锻炼,全面提高保障队伍整体水平。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不同类别层次人才的考核标准及多元评价方式。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纳入考核内容,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形成导向明确、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助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②建立校内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建立校内职称评聘标准和方法。一是按照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要求,确定正副教授人数和比例;二是依据外部第三方对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教师系列不同职级的晋升和评聘标准条件。校内职称评聘要以实际需求为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突出学术业绩。努力形成“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③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推进“以岗定编,按岗管理,量化考核,全员绩效”的校内人事管理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校情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及绩效管理办法。建立校内“量化考核、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强化对单位(部门)整体及个人工作的量化考核。并将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职称职务晋升、薪酬增减挂钩,坚持“有功必赏、有过必纠”及“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吸引、稳定和激励优秀人才,调动激发各级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1)目的和要求
根据学校现状,通过人才外部引进、鼓励在职教师学历提升、构建学科科研平台、加强政策导向等措施,努力推进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努力提升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思考能力、实践试验能力、发明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争取3年内学校学术氛围明显改善,年度获批校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项以上、科研经费达到50万元/年、年度获批各类专利30项以上,教师初步具备学校发展所需的学术研究能力。使学校科研整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高。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自主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或参与到省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之中,承接大项目中的子课题。出台鼓励在职教师学历提升政策,计划教师研读在职博士6~10人/年。制定人才高地建设计划,年引进学术带头人3~5名及优秀博士毕业生团队5~10人。
②组建优势特色科研团队。依托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紧紧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凝练科研方向,整合科研资源,鼓励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汇聚人才力量,优选学术领军人物,牵头组建优质科技创新团队。加大科研团队支持力度,提升团队承担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能力。
③搭建教师科研创新平台。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利用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所提供的仪器和政策,在现有教学实验室(中心)基础上,规划建设若干个集科学研究、本科教学、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综合、开放、共享教学科研平台(中心),为教师科研和教学研究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同时,挖掘产教融合潜力,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和研发平台。“十四五”期间,争取建设校级开放共享科研平台2—3个。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以引进人才和教授(副教授)为领军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小组)。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需求,凝练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带领团队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实践培养锻炼科研队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②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充分利用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平台,积极开展服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以横向应用性科研课题为切入点,立足解决生产、管理和现代服务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技研发工作,开展联合攻关科研项目。通过开展横向应用性课题研究,构建跨行业、跨学校、跨企业的校企协同创新团队,提升学校综合科研能力。
③规划确立校级科研计划。面向我省(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及企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实际,设立校级科研项目,并组织力量开展校级重点科技攻关研究,为申报上级科技项目做前期技术储备。校级科研项目要以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横向应用课题为努力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科研积极性,开启我校科研工作新局面。
④完善科研管理、奖励和考核制度。构建“服务、激励、考核”三位一体的科研管理体系,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健全有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做好科研服务工作;制定有效的科研奖励制度,设立校级科研成果奖励,增强教师科研工作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注重科研成果产出,在绩效考核指标中加大科研成果的比重,引导激发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良性机制。
⑤加强学术交流,营造科研氛围。从实际出发,着力为教师开展科研打造良好的氛围。在校内开设“博士论坛”、“院士论坛”、“企业家论坛”,不定期地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学校讲学、做学术报告,开拓师生科研和学术视野,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到国内外名校做访问学者,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
4.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1)目的和要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建设“智慧、生态、低碳、和谐、平安”校园为目标。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经过5年的努力,学校在制度文化、文化载体、文化符号、环境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建立完善学校精神文化系统,进一步增强师生员工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初步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的具有浓郁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学院文化特色的省级文明单位。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在哈南校区,依托铁道学院设计建设铁道文博馆,传播铁路文化、弘扬“爱国爱路,自强不息“的铁路精神;规划建设3A级景区,打造美丽生态校园,营造良好自然文化旅游环境;引进利用德国秸秆发电技术,转化校园农村作物秸秆,建设节能环保低碳校园。通过对校园的一系列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形成别具特色校园景观环境,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②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三全育人”,注重文化引
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将“求知原本崇德尚用”的校训精神、“四正”文化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机融合,进一步凝练学校精神文化,丰富文化体系,努力形成引领文明进程、鼓舞人人向上、繁荣事业发展的一流大学精神。同时,注重质量文化建设,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奠定校园质量文化建设良好基础。
③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确立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符合高端教育发展要求、体现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按照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原则,加强对现有规章制度的清理和修订。完善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提高依法治校、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的实效性,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结合校园3A级景区建设,有效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等文化阵地,营造良好文化育人环境。加强文明养成教育,通过活动培育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举办好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学校文体活力。规划、设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活动,增强师生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②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程。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坚定政治信仰,强化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体现师生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风骨和艰苦创业的远大抱负。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强化师生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担当精神。
③打造学术讲座品牌。重点扶持“求知讲坛”、“青梅讲坛”等知名讲座,邀请学术大师、知名学者、杰出校友等登上学校讲台;持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引入传统、经典、高雅的艺术活动与师生见面,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持续打造线上线下的校园阅读广泛空间,定期推出书展和世界读书日主题阅读月活动,让阅读触手可及,让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④营造“学在黑工商”的质量文化氛围。深入开展学风建设主题教育,建设严谨求实、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传承“以生为本”与“质量至上”的理念和重实践、要求严、求创新的优良传统,强化教师率先垂范,加强对师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引导师生涵养学术志趣,提高治学品位。进一步发挥图书馆、校史馆等场所育人服务功能,规划和建设与教学实践、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紧密联系的环境文化创新创意实践空间。
5.实施校园职场创建工程
(1)目的和要求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挖掘利用学校现有专业条件和办学资源,引企入校,在校园内成立公司,建设“大学生职场起航基地”,做到大学和职场有效衔接。让学生“足不出校园”就可以接触到真实的产品和项目,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文化和职场氛围,得到真正职场实践锻炼,提升职业素质。有效解决大学和职场脱节这个国际性难题,以及大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2)建设内容和指标
①规划校园空间,确定职场项目。合理规划调整学校松北校区教学和行政办公场所布局,腾出原信息实验楼用于建设“大学生职场起航基地”。结合学校现有专业实际,以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背景产生的新商业、新业态项目企业为对象,广泛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优选划定职场引进企业项目范围。
②积极招商引资,兴办企业职场。立足龙江,依托长三角,围绕电商直播、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等项目,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大服务商和电商平台,合资合作(或企业自主)注册公司,入住校内职场,规划开展运营。同时,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创业空间,依托职场资源,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注册企业,进入职场运营。
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职场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为依托,项目为载体,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企业的技术、产品、品牌优势与学校的学科专业及人力资源优势相结合。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与学校教学、人才培养进行有机融合。创新校内职场企业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大学生进入职场工作、实训,实行“一人双身份双岗位”考核管理,结合“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双向培养,打造职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实施步骤和措施
①聚焦新兴产业项目,引企入校。瞄准电商项目,引进企业和专业人才,打造电商直播平台,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整合各类资源,为直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媒体平台支撑;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龙江优势产业、特色产品。依托长三角产业资源,将黑龙江特有资源与优势农产品走出去,北货南卖,助力农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直播电商产业生态;积极开展创新直播电商应用,开展直播+教育培训、直播+招商引资等创新应用,举办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直播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助农带货等产业服务活动,为龙江农业强省做贡献。
②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振兴传统项目。客服项目是学校多年前实施又停止的项目。借助校内职场,重新规划布局,招商引资。立足哈尔滨新区和全国服务市场发展需求,发挥我校及松北大学城专业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懂车帝、美团、京东、和码编程、敦煌网等知名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创新校内职场管理和运行模式,凝练服务范围,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平台。力争成为国内知名的行业业务服务商,为我校及周边兄弟院校大批大学生职场岗位就业提供实战平台。
③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创新培养模式。依据OBE理念,明确高级管理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基于职场环境的全新培养模式。成立专门教改团队,改革传统培养方案,将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双导师制”、“理实一体化”、“课证一体化”等教学与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课堂-职场、学生-职员”环境与身份互换融合,统筹兼顾“企业、学校、学生、家长”人才需求与成长发展意愿,科学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形成独具特色的“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校内职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六、保障体系
(一)以全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培育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行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和民主集中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落实党内荣誉表彰有关规定,做好干部考核和评优表彰奖励工作,从严监督干部担当作为情况。
——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落靠基层组织制度,保障党员学习教育有序推进,发展党员、党内表彰等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学习教育为基本内容,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组织中接受严格党性修养锻炼。把“示范创建”作为提升党支部质量的重要抓手,培育建设一批“先进示范点”。抓好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学校改革,促进学校和谐稳定。
——打牢思想根基,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和完善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学习,强化“读、写、讲、用”四维一体理论武装工作,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着力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持续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自信”,不断筑牢思想根基。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进一步提升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体系,加大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力度。加强网络阵地和舆情监管,壮大主流思想、增强正面声音,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确保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纪律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和纪律规矩建设,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明要求、严格执行、严密监督、严肃问责,着力解决发生在师生身边的违纪问题,使遵规守纪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引领群团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群团组织围绕学校改革和党的建设建言献策、献计出力。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将群团组织建设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党建促群建、带团建,形成和谐共进的工作局面,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巩固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党外教职工参与学校发展建设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建设统战工作数据库,切实提高统战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二)扎实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要求,突出学校章程的中心地位,健全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落实《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章程》的各项规定,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体现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立相对完备的运行规则,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逐步实现规章制度与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之间的深度契合。通过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法治精神的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形成科学、规范、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加强领导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理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政治保障、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模式,有效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理事会制度和理事会决策程序,推进理事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进一步修订完善理事会议、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内容、议事范围、议事规则等内容。
——加强学术组织制度建设。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从优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运行的战略高度,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规程,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的校内最高学术机构地位,厘清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校内学术组织的职能,细化学术组织的组成规、职责权限和运行制度等内容,根据国家和我省教育评价改革相关意见完善学术评价标准、程序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办法,进一步落实“教授治学”。
——完善民主管理监督制度。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等制度,修订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及其相关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推进党代表常任制及其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向师生员工、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等通报学校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进一步落实“民主管理”。
——推进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依据法律和章程的原则与要求,健全决策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完善教职员工管理制度,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资产、基建、后勤等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健全学校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师生权益保护和救济制度,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校”。
(三)加强资金筹措能力和科学管理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继续加强融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专项经费支持,有力补充学校收入。科学安排资金、优化支出结构,满足学校发展资金需求,保证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和年度中心工作,将办学资源集中投向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发展潜力、能够产生显著效益和标志性成果的项目。统筹和盘活全校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作用,促进社会捐赠工作,加强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推进后勤服务水平提升
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后勤管理效能效率,提高后勤保障队伍素质,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服务育人阵地作用,做到“服务至上、保障有力”。积极防范公共卫生事件,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做好日常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物业管理坚持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立足服务,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五)开展“大安全”体系建设,实现安全保卫工作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
以“防火、防爆、防毒、防重大疾病传播、防重大事故发生”为重点,开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自救演练工作。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改善公共安全保障条件。加强要害部位治安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卫生防疫相关要求。注重信息保密安全,加强涉密人员和涉密载体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
(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
通过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数字化资源、安全防护体系、队伍能力等六个方面的建设,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科研环境、信息化管理环境、信息化生活环境,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及教育信息化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智慧化校园初步呈现。
(七)提高图书文献资源保障水平,加强档案信息基础建设
采取保品种、减复本原则,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馆藏模式,实现并保持文献数字化、多元化、特色化。加快图书馆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尝试“互联网+”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力争把图书管理系统扩展为开放式公共网络平台,实现电子阅览图书,网上图书资源共享,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对校史馆进行全面改陈,使校史教育经常化。建立全校统一的档案集中服务平台,实现校内档案资源各部门共享,积极推进档案室和设备改造升级,提高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水平。
(八)建设和谐校园,加强民生建设力度
逐步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将哈南校区打造成校园环境优美,绿道蜿蜒,可览湖光胜景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大工资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提高教职工工资薪酬和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继续落实体检和卫生保健工作。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帮助解决在事业发展和生活中的困难。完善机制、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及时回应并推动解决师生员工合理利益诉求,打牢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校长是学校规划实施的总负责人,分管校领导对分管工作的规划内容负领导责任;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统筹和协调,负责各项目标的分解落实、建设任务与政策举措的分工实施,建立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是各项目标、建设任务与政策举措的实施主体,负责合理调配资源,组织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规划目标;各学院(部)是规划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院(部)负责人对完成分解到本单位的规划目标负责。
(二)明确职责任务。在充分发动师生讨论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对学校规划目标进行分解,将本规划的任务、举措分别落实到各单位。全校各单位根据学校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项研究,明确落实各项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把任务和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人。根据学校总体规划部署所制定的本单位规划实施方案,要逐条分解到年度,以年度计划的执行来推动五年规划的实施,以各单位任务的完成来保证总体规划的推进。
(三)建立监督机制。加强规划编制、实施的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重点监测建设任务与政策举措实施和重要指标完成情况,加强监测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定期在一定层面汇报监测结果。提高监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规划的调整和修订提供支撑,如规划的实际运行与发展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应及时提出调整和改进方案。学校对各单位规划实施工作进行督办,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检查,对照任务目标和规划进程,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对规划执行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责任到岗,不因人事调整而改变,建立重大机遇丧失或严重工作失误责任追究机制。
(四)完善考核机制。做好规划的目标评估、过程评估、绩效评估和协调性评估。评估各单位规划的协调性,对各单位规划是否契合学校发展总目标、各单位规划的实施过程和进度、规划各项工作是否按计划开展、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决策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等内容进行评估。2023年,学校将对“十四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开展中期检查评估,2025年,对规划全面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五)科学推进实施。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单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规划。密切关注事业发展进程,既要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对各单位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又要及时发现不够完善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六)营造良好氛围。以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制定、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增强全体师生员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组织对本规划主要内容的学习,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未 来发展目标、建设任务、规划指标的了解和认识,形成全校上下人人熟知规划、人人关心学校未来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时期。《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学校“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与发展的行动总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全校上下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举全校之力,聚师生之心,抓住机遇,勇往直前,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争分夺秒地抓紧抓好每一项工作,为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