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年。2023年学校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规范抓好学校党建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发展和全力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新时代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政治建设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新时代学校党建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持续强化理论武装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入脑入行。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四史”研究和学习,用好学习教育成果。依托四维一体的理论武装模式,强化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压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责任,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机制、学习情况报告和通报制度,做到学用结合、生动鲜活、科学规范、务实有效。
(三)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巩固和拓展全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建设成果,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突出政治功能、强化组织功能,积极参与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擂台赛”,持续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扩大党建示范创建效应,推进学校党建载体、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打造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依托“党员之家”,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支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开展“双团队”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严格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凝心聚力。坚持政治标准和发展程序,保障发展党员质量。
(四)筑牢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
进一步巩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严格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施细则》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和话语权,确保阵地安全、可管可控。加强对广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媒体,各类出版物和文艺作品,各类社科研究机构和思想文化社团,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教室、会议室、报告厅、体育场馆等各类阵地的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阵地的使用、活动的举办、信息的发布等均须审批。坚决抵御和防止宗教渗透,严禁师生参加非法宗教组织和活动。定期开展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完善舆情信息监测体系,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管控监督,主动防范和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确保学校政治稳定。
(五)积极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全力做好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工作。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以文明校园创建“六个好”为主线,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营造良好的文明校园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宣传教育,提升师生道德素养。做好教书育人楷模系列宣传、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持之以恒坚持严的主基调,压实管党治校政治责任,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深化运用“三查三问”督查问责机制,不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少数和关键节点,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坚持早发现、早提醒、早打招呼。
(七)加强群团和统一战线工作。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引导和思想引领。创新共青团工作机制和活动内容,推动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重点开展好“青马工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施“铸魂育才”工程、“强基炼才”工程、“赋能助才”工程、“凝心聚才”工程等项目,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任务,全面提升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注各方面群体,完善“职工之家”建设,拓展文体活动载体,愉悦教职工身心,持续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帮扶。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开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八)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
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清单化、系统化、精细化推动“大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开展学校思政工作培育建设项目评选,深入推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加强对校内思政工作特色品牌项目的挖掘和培育,凝练“三全育人”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全面支持、繁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项课外活动,精准匹配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探索“互联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模式。
(九)扎实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继续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学纪律,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确保课程思政进大纲、进课堂,深入挖掘拓展学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继续参与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通过示范引领持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十)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以做好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建设项目《狠抓“读、写、讲、用”环节,打造四维一体的文化育人格局》总结工作为契机,全面总结凝练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经验、特色,形成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大优秀作品产出和转化支持力度,形成系列文化成果。强化校院两级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品牌、文化内涵凝练,提升“一院一品”文化建设态质。分步骤落实《“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各项任务。完成校史馆建设,凝练“办学精神”,加强师生校史校情教育。
(十一)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体系建设。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行为,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制”。坚持做好选拔干部时的政治考察把关工作,坚持党务工作人员队伍选优配齐配强。宏观掌握学校人才工作情况,加强政治引领,营造引才爱才环境。
(十二)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构建以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和岗位需要为导向的培训体系,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探索“辅导员论坛”“辅导员沙龙”等形式,组织新入职辅导员工作交流会,推动辅导员研讨工作常态化开展。组织开展学校“第三届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推荐优秀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辅导员评选展示活动。持续落实辅导员职级晋升工作,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